对陈堪的求助目光,朱高煦很给面子的挑了挑眉,然后双手一摊,表示爱莫能助。

但他转头看向道衍的背影时,眼中闪过的那一丝憎恨,再一次被陈堪捕捉到。

他俩有仇!

这是个重要信息,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,但是先记下来再说。

陈堪脑子再次高速运转。

自己和方孝孺的谈话,被他们听去,不见得就是坏事。

最起码,他们现在已经知晓了自己的态度。

自己是不反对燕王登基的,而且还一直在积极的劝解老师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。

道衍来诏狱的目的,肯定也是为即位诏书一事。

既然大家的目的相同,陈堪就不慌了。

只需正常应对,不要让人在话中拿到把柄就是。

想了想,陈堪朝着道衍拱手道:“道衍大师,你也看见了,老师他现在的状态实在是不适合被人打搅,要不,你先回去,待老师醒来之后,我请狱卒大哥去你府上告知,如何?”

“也好,那就麻烦陈施主了。”

道衍双手合十对着陈堪弯腰一礼。

随后转身来到牢房门口,对倚靠在门框之上的朱高煦道:“殿下,走吧。”

朱高煦点头道:“大师先请。”

陈堪目送着两人走远,而后缓缓靠着墙坐了下来。

心,更累了。

虽然和道衍的交流只是短短的几句话。

既没有剑拔弩张,也没有唇枪舌战。

但陈堪的心理压力,却是比面对朱高煦时更大。

毕竟,会咬人的狗,他不叫啊。

道衍此人,在现在的大明朝,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。

而他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态度,依旧是和煦到令人如沐春风。

足见此人城府之深。

此人大凶!

在心里给道衍和尚下了定语,陈堪再次思考起来。

方孝孺已经被自己刺激到心理崩溃了。

不过自己究竟能不能说服方孝孺,只有天知道。

不能将希望全部放在说服方孝孺这件事情上。

必须再想想其他办法。

只是自己一个破落户,在朝中无权无势,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,该怎么办呢?

想着想着,陈堪脑海之中忽然浮现出朱高煦那张黝黑的丑脸。

在原身的记忆中,他曾与朱氏兄弟的关系还不错。

但当时几人能做朋友,是因为大家的处境都差不多。

而现在,两人的身份已经是云泥之别。

难兄难弟的交情,还有用吗?

想着想着,陈堪只觉得心身疲惫。

一阵困意袭来。

两眼一闭就睡了过去。

……

金陵帝都,紫禁城。

建文帝的一场大火,使得原本辉煌壮丽的皇宫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之像。

只有还未烧尽的朱甍碧瓦间,依稀能看出这曾是巍巍汉家宫阙。

一座还算完整的大殿之内。

道衍和尚正在和一个浓眉大眼,棱角分明,颌下留着一缕显眼的美髭髯,身着蟒袍的俊朗中年男子说着什么。

男子便是靖难功成的燕王朱棣。

而两人谈话间,男子越发神采飞扬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品读网【pinduxs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大明国士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穿越三国:这个阿斗不用扶

穿越三国:这个阿斗不用扶

酸汤折耳根
网文作者魂穿三国世界,化身扶不起的阿斗刘禅,先主刘备临终遗言:皇儿,你一定要听话,好好活着——刘禅:父皇放心,汉室未兴,儿臣岂敢早亡!!!
历史全本199万字
终宋

终宋

怪诞的表哥
【新书《满唐华彩》已发】终宋一朝都未收复燕云,终宋一朝皆被外敌欺侮……南宋将亡之际,那些终宋一朝都没能达成的伟业,他要做到。
历史全本657万字
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

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

旱地惊雷
书友q群: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,发现我的爷爷,一个农民,武魂是一株杂草。我的父亲,一个农民,武魂是一株杂草。我,我爷爷的孙子,我父亲的儿子,一个未来的农民,武魂也是一株杂草。如此,子子孙孙无穷尽也,永无出头之日。我不由地叹了口气。“叮,是否加入聊天群”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,我不禁热泪盈眶。为了我自己,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,我必须要努力,必须要奋斗,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。我一定会抓住这
历史连载157万字
抗日之铁血军魂

抗日之铁血军魂

秋风起叶落
穿越战壕,提起枪,就是干!以血肉之躯,筑护国之城!
历史连载1202万字
国公凶猛

国公凶猛

浪子边城
宁见阎王,莫惹沈傲!他是发明家?他是天才诗人?他是勋贵?他是权谋者?但他更是惹不起的疯子,上到太子皇子,下到臣子藩王,在有外族异邦,谁都知道大乾王朝有一个是绝对不能招惹的存......在。拳打北狄、脚踩南越、剑挑东瀛、刀砍西蛮,国公出手,无人匹敌!沈傲的出现让大乾王朝变得丰富多彩,他这一个小水花的现身,又会给这片大海引来何等的变化呢?国公凶猛带你走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。爽文,打脸文、希望博您一乐浪子
历史连载597万字
明祀

明祀

南乡书生
太祖起于乞讨之中,手捧半片陶碗,芟夷宇内群凶,驱逐蒙元鞑虏,兴复华夏衣冠,克定皇明万世!是夫长叹:“吾本淮右一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,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,秉政大明,牧守四方。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,外有夷狄侵扰不绝,如此局面,后世而来的朱厚熜,又该如何中兴明室?
历史连载65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