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品读网】地址:pinduxs.com
1988年的秋天,是大槐镇小学最丰收的季节,篷布小学已招生00多名学生,夜校、农校的学员也增加了一倍,连沂马山村、龟蒙山村的姑娘都有来。蒙氏四兄弟播种的玉米良种长势喜人,河西荒漠花生“逆袭”干旱试验均获成功,红薯除了留种之外全部卖给了汉向明。然而,龙马县遇上近三十年来的秋冬大旱,不仅早茬小麦无法下地,而且正在杨花期的沙稻不能在短时间内下雨或浇灌,必将面临绝产。
而更令王金山头疼的是:耕读学堂的主题建筑刚刚完成,神母泉频于干涸,为了保证周边吃水,工程暂停。学校也急需要一位老师。
周六的凌晨,王金山来到汉家大院,希望汉子麟、汉向明在槐树林村推荐一名教师。
“你这是骑马找马啊!王校长。”汉子麟想试探一下方圆在他心中的分量。
“您是说方圆?”王金山惊诧起来。
“怎么她不行吗?”
“在您老面前我着实说了:方圆年龄尚小,加上她的文化水平,恐怕她无法胜任。”
“这么说,蒙氏四兄弟有文化了?”汉子麟反问。
“他们是文物局聘任护庙的安全员,义务帮助我们护校。”王金山如实说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汉子麟又想到方圆的强项,建议:“不妨安排方圆教教体育、劳动。”
“汉老前辈,我们夫子庙是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校,还要承担青壮年的夜校扫盲和农校的农技教育、培训。是一人一杆枪、一肩挑双旦的活儿。”
“那好啊!汉大伯啊!本来他教过书。”汉子麟说。
王金山想起汉大伯曾经为教育做出的贡献,又想到他时常精神恍惚,年龄60多岁了,情不自禁地喊出来:“汉老前辈,您真敢想啊!汉大伯多大了?”
“一个嫌弃小,一个嫌弃老,都不同意,哪你找我商量什么啊?找蒙氏四兄弟,顺便找一个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